
內容詳情
2017年國產豆不容錯過的順風車
導語:
2017年2月已經接近尾聲,進入三月份,就算是中國緯度最高、播種最晚的東北種植區也開始著手準備種子、化肥、農藥,當然在這之前,今年要種什么、該怎么種,產區種植者心里多少有了準備,2016年東北產區三大種植作物即玉米、大豆、水稻的投入、產出比較后發現水稻種植效益最高,其次大豆,最末尾是玉米,排除自然地理條件允許種植水稻的區域,東北產區仍是旱田面積最廣,而且種植收益第二順位的大豆呼聲最高,2017年將是國產大豆產量爆發的一年,在這種大環境下,國內大豆市場將怎么走,或者說有什么順風車可以搭?筆者將從以下三方面來闡述:
靈魂戰車:中儲糧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2016年剛過去不久,國內大豆市場轉折仍歷歷在目,2016年新季大豆上市,因大豆質量偏差、運力緊張等問題,豆價一度低開低走,產區商品豆收購價格在3600元/噸左右徘徊停滯,讓諸多大豆市場參與者不曾看好后市,而進入2016年12月份,中儲糧下各地方直屬庫率先開動,以高于市價200-220元/噸的價格開門收購,簡單粗暴拉動產區豆價上漲,也是從那時開始東北產區豆價一路水漲船高至今也未停歇,而且從歷年對豆市的影響企業排名上講,中儲糧是當之無愧的NO.1。春節前后的一段時間里筆者采訪了解到,2017年黑龍江產區除不能種植水稻的種植區域,剩余種植區60%以上大豆種植意向明顯,部分地區選擇種植大豆意向甚至高達80%,就這種形勢來看,2017年國內大豆產量的爆發成為定局,大豆產量驟然增加,會給國內大豆市場帶來怎樣的壓力,或者生出何種變數還未可知,但中儲糧以及下屬各地方直屬庫的動向理所應當成為市場的指明燈,2017年無論是種植者、糧商以及加工廠等都要積極關注中儲糧收售的動向,靈魂戰車的車輪開到哪里,哪里便有了路。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穩定的公車:加工廠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筆者曾參與過大豆原糧的基層購銷,十分清楚產區糧商多不愿與國內的大型大豆加工廠合作,主要是工廠要求豆質標準嚴格,而貿易商收購的基層原糧糧質參差不齊,蛋白、水分、篩孔、損傷粒等等指標都不如下游批發市場要求寬泛。所以產區貿易商選擇購銷方式多以:產區糧商收豆→大豆發往銷區批發市場→批發商再銷往終端為主,這種模式存在已久,遇到今年的行情就顯得力不從心,春節后銷區市場蔬菜、雞蛋價格持續走低,以及部分銷區環保檢查嚴格,限制豆制品小作坊開工生產,豆制品消費低迷不振,大豆銷貨十分困難,常年依賴傳統購銷模式的糧商短板漸顯,遠不如少數與山東一些蛋白廠常年合作的糧商出貨渠道更加穩定,筆者認為,走了那么多年老路的糧商大可以換換思路,隨著2017年大豆產量增加,穩定的銷貨渠道更為可貴,大型蛋白廠、豆制品加工廠將會是不錯的選擇,甚至反過來講,用加工廠更為嚴格的采購標準來要求自己,對糧商的生產、規范等綜合能力會有不小的促進,更加嚴格、多樣的大豆精選分類也將會使糧商在以后市場購銷中更具競爭力,維持原有批發市場銷區發貨的同時,積極拓展更高層次的加工廠渠道或將是2017年大豆糧商生存的重中之重。
自造車輛,勝過千乘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說起2017年國產大豆產量的增加,就不得不提起進口大豆,我國去年進口大豆總量為83910千噸,消費總量為99440千噸,相較于進口大豆我們國產大豆所占市場份額小的可憐,2017年國產大豆勢必該往油豆市場多伸伸手,當然這里就會涉及到轉基因與非轉基因比較,筆者認為,與其談些轉基因在食品領域尚不確定的因素,不如加強終端市場監督、以及國民消費意識來的實在,國家自從封港政策實施,嚴禁進口轉基因大豆流入食品領域,仍會有少量轉基因大豆流入食品市場,有句話說的好:會哭的孩子有奶喝,只有我們大豆市場參與者對國產大豆積極對待和正確監督,國產大豆才會有一個穩定的市場,而國民對國產大豆認知的提升,以及對非轉基因豆制品消費意識的提高,才是國產大豆發展的正途,全民保護國產大豆消費意識提上來,勝過千萬輛的順風車,這就需要我們大豆圈內的人先站出來,積極向上的正確引導、影響身邊的人。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總之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國家有跡象鼓勵增加大豆種植面積,后期中儲糧擔負具體實施、以及指引市場重擔的可能最大,大豆市場參與者除關注中儲糧的收售動向外,更應該積極拓展銷路,與下游加工廠監利穩定的合作,加強自身應對市場的實力,同時提高國產大豆競爭意識,使國產大豆能有序更好的發展,為2017年大豆產量的增加積極準備,提前買好順風車的“車票”。
上一頁
下一頁
關鍵字: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