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詳情
四月份豆粕“敏感季”有啥看點?
進入3月中旬以來,伴隨著美豆持續振蕩下跌至五個月來低點以及我國終端市場對于4-5月間供應壓力集中釋放的擔憂,我國豆粕現貨價格持續走低,截至本周四(3月16日)全國現貨日均價已降至2016年12月中旬以來最低,價格區間呈現北高南低,工廠豆源及開工計劃參差不齊,且多以執行合同為主,貿易商出貨壓力較為突出,市場總體消費情緒較為悲觀,工廠豆粕庫存略有下降,僅來自于開工壓榨節奏的放緩,而非終端市場采購的推動,遠月基差預售量略有增加,但飼料廠商采購總體仍顯觀望。預計進入3月下旬之后,受部分油廠相繼停機的影響,區域性提貨節奏或將有所加快。周四,美豆上漲,結束過去八個交易日的跌勢,因技術面超賣嚴重且存在反彈要求,過去八個交易日大豆市場連日下跌,其中5月期約跌至9.92美元,這是自11月中旬以來的最低水平。
看點一:我國豆粕現貨價格持續回落至六個月來新低
截至本周四(3月16日),根據匯易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豆粕現貨日均價為3160元/噸,為2016年12月中旬以來最低,主流油廠報價區間集中在3000-3100元/噸,較3月初跌幅達到50-100元/噸,較年初跌幅集中在100-200元/噸。由于行情持續走軟,也令近期油廠整體出貨速度放緩,部分油廠已開始催提貨,目前南方油廠豆粕庫存壓力相對較大,北方市場則相對偏緊,故而國內豆粕現貨報價區間呈現北高南低格局。目前4-5月豆粕基差報價已基本降至120-140左右,6-9月豆粕基差報價也集中在100-130之間,接近國內市場部分買家心理價位,因而這也是近階段我國油廠遠月低價基差成交相對不錯的主要原因。
看點二:我國4-5月市場將面臨進口大豆到港壓力釋放
進入3月份之后,我國各地大豆油廠均有豆源不足報告,加之山東、華南等地部分工廠油粕脹庫,還有一部分工廠停機檢修時間提前,因而國內油廠總壓榨量持續下降,從周度壓榨量一度高達180-190萬噸逐漸回落至目前130-140萬噸。而3月下旬(3月20日)到4月20日之間,國內部分油廠也安排了較為集中的停機計劃,這使得國內市場面臨4-5月間進口大豆集中到港壓力釋放與現階段豆粕供應區域性偏緊的糾結格局。
看點三:我國主流油廠豆粕總庫存量有所下降
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10日的第10周里我國主流油廠豆粕庫存總量為77.33萬噸,環比上周91.57萬噸下降15.55%,豆粕庫存呈現下降態勢的主要原因來自于油廠開機率的總體下降而并非終端需求的增加,局部地區大豆油廠則已因豆粕脹庫面臨停機;豆粕未執行合同量則下降6.71%至341.70萬噸,這與當周國內期現貨行情持續偏強震蕩,以及市場擔心后期大豆集中大量到貨不無關系。
看點四:油廠進口大豆采購節奏仍受到榨利修復左右
國內進口大豆3月份的預期到港量約為620-630萬噸,低于此前650-680萬噸預估區間,4-5月份到港量平均在800萬噸左右,這也就意味著3月末開始國內大豆市場將面臨大幅增加的供應壓力。而5月份我國油廠的大豆采購進度為40%-50%,6-7月份也只有15%-20%,榨利的持續疲軟仍在羈絆油廠的點價節奏,而榨利修復過程在當前供需基本面之下,可能等待的時間會較長;油廠豆粕庫存壓力或將持續積累至第二季度,大豆季節性供應壓力也需要進一步釋放,除非消費有實質性進展。
關鍵字: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