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詳情
抗生素!人大代表建議立法禁止其預防性使用,農業部表示要深入推進綜合治理
近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廣西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副院長農衛紅建議,立法禁止養殖業預防性使用抗生素。而兩會期間農業部新聞發言人、辦公廳主任潘顯政也表示堅決淘汰存在安全隱患的獸藥,推出監管的硬措施,深入推進獸用抗生素的綜合治理。
濫用抗生素已經成為世界性問題,就此,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廣西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副院長農衛紅建議,立法禁止養殖業預防性使用抗生素。
農衛紅:我國對養殖業抗生素使用的監管仍存在很多問題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抗生素生產和使用國,同時也是抗生素濫用和細菌耐藥性的重災區。”農衛紅提出,抗生素濫用,在畜牧業領域尤其嚴重。目前畜牧業養殖戶普遍將飼用抗生素添加到飼料中當作保健品來促生長,在各種食用肉制品、乳制品中常檢出抗生素殘留,“這導致的‘超級細菌’風險、環境污染加重等問題正在挑戰國人健康底線。”
農衛紅認為,雖然目前我國對養殖業抗生素使用的監管取得顯著進步,但仍存在法規不健全、監測成本高、基層人手不足、養殖從業人員缺乏指導培訓等問題,需加強綜合監管措施。
為此,她建議,立法禁止養殖業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加強科技研發攻關,大力發展綠色生態健康養殖,通過“替抗”、“低抗”等技術手段遏制濫用,減少污染;健全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體制,重點提高基層監管能力,嚴肅查處使用原料藥、假劣藥、超量使用獸藥等行為。
農業部:深入推進獸用抗生素的綜合治理
而在不久之前,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農業部(現改為農業農村部)新聞發言人、辦公廳主任潘顯政在回答記者有關“抗生素殘留在養殖環節的監測”問題時,表示,農業部高度重視,堅持“產管”結合,標本兼治,推出監管的硬措施,打好整治的“組合拳”,深入推進獸用抗生素的綜合治理。
堅決淘汰存在安全隱患的獸藥,近三年禁止了8種獸用抗生素用于食品動物,禁止了1種獸用抗生素用于動物促生長。
以下為記者會文字實錄:
記者:我們知道,農業部開展了抗生素殘留在養殖環節的監測,請問韓部長監測情況怎么樣,也想問一下是否有數據可以公布?
潘顯政:謝謝你的提問。關于你提到的養殖環節抗生素監測問題,農業部高度重視,我們堅持“產管”結合,標本兼治,推出監管的硬措施,打好整治的“組合拳”,深入推進獸用抗生素的綜合治理。主要從四個方面入手:
一是嚴控準入關口。就是把好準入關,堅持“四個不批準”,就是不批準人用重要抗生素作為獸藥生產使用,不批準用于促生長的抗生素用于獸藥生產使用,不批準易蓄積殘留超標的抗生素作為獸藥生產使用,不批準易產生交叉耐藥性的抗生素作為獸藥生產使用。
二是強化風險評估。堅決淘汰存在安全隱患的獸藥,我們近三年禁止了8種獸用抗生素用于食品動物,禁止了1種獸用抗生素用于動物促生長。
三是推進綜合治理。持續開展了獸藥殘留超標專項整治,實施了促生長獸用抗生素逐步退出行動。
四是實施智慧監管。就是完善我們國家獸藥基礎數據信息平臺,健全獸藥的“二維碼”電子追溯管理系統,實現獸藥產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從哪兒來、到哪兒去、干什么,通過這個信息平臺都能夠管控。
2017年,我們對豬肉等主要畜禽產品,監測了包括抗生素在內的14類70種藥物的殘留,合格率達到99.7%。下一步,農業部將狠抓獸藥殘留監控和細菌耐藥性方面的監測,推進獸藥生產經營使用可追溯管理,引導養殖者“少用藥”“用好藥”,保證我們畜禽產品的安全。謝謝。
關鍵字: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