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詳情
肉羊黃脂病的發病機理
黃脂病病變主要是脂肪組織明顯發炎,“蠟樣”色素沉積到脂肪細胞中。脂肪組織中的不飽和脂肪酸易被氧化成蠟樣質,據報道:蠟樣質為2~40微米的棕色或黃色小滴或無定形小體,不溶于脂肪溶劑,在抗酸性染色中呈很深的復紅色,正是這種抗酸色素才是脂肪組織變黃的根本原因,且蠟樣質具有刺激性,可引起脂肪組織發炎。而維生素E這種抗氧化劑只能阻止或延緩不飽和脂肪酸的自身氧化作用,促使脂肪細胞把不飽和脂肪酸轉變為貯存脂肪,當喂食過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E缺乏兩種情況同時存在時,不飽和脂肪酸氧化增強蠟樣質在脂肪組織中沉積加快,脂肪組織發生炎癥反應導致脂肪變黃成黃膘肉。
而黃疸病則是由于動物機體發生大量的溶血性疾病、某些中毒和傳染病,導致膽汁排泄發生障礙,致使大量膽紅素進入人體血液、組織液,將全身各組織染成黃色的結果。
參考文獻
1. 趙恩全. 育肥羊黃脂病防治與探討. 山東畜牧獸醫. 2015, 36(4):28-29.
2. 吳學榮等. 育肥肉羊黃脂病研究進展. 農業科學研究. 2012, 33(3):94-96.
關鍵字: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