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詳情
雙肌肉牛在快速育肥中的利用
雙肌是肉牛臀部肌肉過度發育的形象稱呼,而不是說肌肉是雙的或有額外的肌肉,在短角肉牛、海福特肉牛、夏洛來肉牛、比利時藍白花肉牛、皮埃蒙特肉牛、安格斯肉牛、利木贊肉牛等品種中均有雙肌肉牛出現,其中以皮埃蒙特肉牛、比利時藍白花肉牛、夏洛來肉牛雙肌性狀的發生率較高。雙肌性狀為常染色體單基因隱性遺傳。
雙肌肉牛在外觀上的特點:一是以膝關節為圓心畫一圓,雙肌肉牛的臀部外線正好與圓周相吻合,非雙肌肉牛的臀部外線則在圓周以內。雙肌肉牛后軀肌肉特別發育,能看出肌肉之間有明顯的凹陷溝痕,尾根突出,附著向前。二是雙肌肉牛沿脊柱兩側和背腰的肌肉很發達,形成“復腰”。腹部上收,體軀較長。三是肩區肌肉較發達,但不如后軀,肩肌之間有凹陷。頸短,上部呈弓形。雙肌肉牛生長快、早熟。雙肌特性隨肉牛的成熟而變得不明顯。公牛的雙肌比母牛明顯。
雙肌肉牛胴體優點是脂肪沉積較少,肌肉較多,用雙肌肉牛與一般肉牛配種,后代有1.2%~7.2%為雙肌,隨不同公牛和母牛品種有較大變化。如母牛是乳用品種,后代的肌肉量提高2%~3%;母牛是肉用品種或雜種肉用品種,則后代的肌肉量提高14%。雙肌公牛與一般母牛配種所產犢牛初生重和生長速度均有所提高。在肉牛快速育肥生產實踐中,要注意品種選擇,多利用具有雙肌性狀的肉牛。
下一頁
關鍵字:
相關信息